真人CS激光枪,利用电子原理,发射看不见的镭射光束,击中(照射)对方身上佩带的感应器之后,电子系统就会自动记录损伤程度。
激光枪:激光枪发出的激光光束在十五米左右形成一个大约十五至二十厘米的光圈,直至400米左右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激光的散射范围很小,十五米以内光圈会更小一些,只要光圈照射到对方的接收器就可以击中对方。枪的有效距离是一百米,射击的时候枪会发出声音。
感应接收器:在近距离交火时,例如三到五米左右时,枪就必须瞄准对方装配在头盔、胸前和胸后的八个感应接收器才有效。当被打中的时候身上的装备会发出三声振动和“啊”的一声。当打中别人的时候会发出一次振动。身后的装配可以显示被打中和打中别人的次数。
遥控器:遥控器用来控制参与者的生命值和对攻的开始与结束。
1、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为了了解激光型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首先对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垂直于PN结面的一对平行平面构成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它们可以是半导体晶体的解理面,也可以是经过抛光的平面。其余两侧面则相对粗糙,用以消除主方向外其它方向的激光作用。
半导体中的光发射通常起因于载流子的复合。当半导体的PN结加有正向电压时,会削弱PN结势垒,迫使电子从N区经PN结注入P区,空穴从P区经过PN结注入N区,这些注入PN结附近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将会发生复合,从而发射出波长为λ的光子,其公式如下:λ = hc/Eg (1) 式中:h—普朗克常数;c—光速; Eg—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上述由于电子与空穴的自发复合而发光的现象称为自发辐射。当自发辐射所产生的光子通过半导体时,一旦经过已发射的电子—空穴对附近,就能激励二者复合,产生新光子,这种光子诱使已激发的载流子复合而发出新光子现象称为受激辐射。如果注入电流足够大,则会形成和热平衡状态相反的载流子分布,即粒子数反转。当有源层内的载流子在大量反转情况下,少量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由于谐振腔两端面往复反射而产生感应辐射,造成选频谐振正反馈,或者说对某一频率具有增益。当增益大于吸收损耗时,就可从PN结发出具有良好谱线的相干光——激光,这就是激光二极管的简单原理。
2.激光二极管的结构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目前实际使用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图2为日本三洋公司的红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结构。
图3为小功率激光管剖视图,由图可见,激光芯片贴在用来散热的热沉上,在管座上靠近激光芯片下部封有PIN光电二极管。
图4为普通激光二极管的外形,由图可见,小功率激光管有三条引脚,这是因为在管内还封装有一个光电二极管,用于监控激光管工作电流。
3.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常用参数有:
(1)波长:即激光管工作波长,目前可作光电开关用的激光管波长有635nm、650nm、670nm、690nm、780nm、810nm、860nm、980nm等。
(2)阈值电流Ith :即激光管开始产生激光振荡的电流,对一般小功率激光管而言,其值约在数十毫安,具有应变多量子阱结构的激光管阈值电流可低至10mA以下。
(3)工作电流Iop :即激光管达到额定输出功率时的驱动电流,此值对于设计调试激光驱动电路较重要。
(4)垂直发散角θ⊥: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带在垂直PN结方向张开的角度,一般在15?~40?左右。
(5)水平发散角θ‖: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带在与PN结平行方向所张开的角度,一般在6?~ 10?左右。
(6)监控电流Im :即激光管在额定输出功率时,在PIN管上流过的电流。
光谱
物理实验室所用的红光激光器一般是氦氖管,泵浦原理为气体放电(辉光放电)泵浦。具有谐振腔大、精度高的特点,所以它输出的光束单色性好、发散角小、相干长度大(可达几百米)。
现在的固体激光器一般都使用半导体激光管的输出光线去泵浦激光物质,得到更高质量的输出光线。激光物质有:铬刚玉(人造红宝石)、钕玻璃(掺钛的磷酸盐玻璃)、ND·YAG(掺钛钇铝石榴石)等。绿色激光指星笔所用的就是最后一种。现在固体激光器的许多指标还比不上气体激光器,但它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高电压供电、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已经足以让激光行业瞩目了。